洛浦街新增4名非遗传承人,他们背后有着这些故事
2023-02-23 23:02:01





近日,番禺区文广旅体局发布了《番禺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其中洛浦街有4人上榜,分别是:


郭美玲 广式马蹄(荸荠)传统小食制作技艺

黄剑挺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卢戈全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卢志雅 上漖龙舟制作技艺










0 1



郭美玲

郭美玲出身于厨师世家,受老一代熟悉马蹄糕制作的郭金妹的影响,她更加潜心研习南浦传统小食制作,从郭金妹身上学习如何手工制作马蹄粉、马蹄糕等传统小食。与郭金妹不同,她更加注重于广式马蹄传统小食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一方面是不断丰富马蹄传统小食制作的口感层次。通过在制作原料增加椰浆、牛奶、桂花等,与马蹄粉原有的清香有机结合起来。“以前1斤马蹄粉做一大盆,这样口感会偏软。现在1.2斤做两小盘,吃起来更劲道,加上椰浆牛奶后更有层次感,色香味也更出众,而桂花独特的香气也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郭美玲介绍道。另一方面是在制作模具上有所创新。郭美玲不局限于传统马蹄九层糕的样式,采用锦鲤、“福”字等样式的新制作模具,赋予马蹄糕更多好看造型和美好寓意。




此外,郭美玲热衷于推广马蹄传统小食文化,不仅言传身教,教导家中的小孩学习制作马蹄糕,使他们开始喜欢上这门传统手艺,还带动周边的妇女人群更加熟悉并热爱这门手艺,成为新时代的广式马蹄传统小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0 2



黄剑挺

黄剑挺是上漖村龙舟制作技艺的第五代传承人之一,他出生于龙船世家,祖辈世代因传承着制造上乘龙舟的技艺而声名远播,深得各地村民的尊重和爱戴。黄剑挺从小受到父辈耳濡目染的熏陶,20多岁起,就经常在端午旺季前在船厂帮工,从事龙舟制作至今已有23年。2010年,黄剑挺正式继承家业,全盘接手父亲经营的船厂。




入行以来,黄剑挺孜孜钻研,不断尝试对传统的技艺进行改良。然而,他越想寻求突破,却越是发现老一辈传承下来的技艺已经臻于完美。于是,黄剑挺开始在工具上大胆革新改良,引进现代化的木工工具。经过他的反复研试,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质量上更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现在黄剑挺所制造的龙舟,掌口尺寸更加紧密,船身更加结实牢固,外观也更加鲜亮华美。多年以来,黄剑挺所造的龙舟在广东省各龙舟大赛上破水疾驰,屡获佳绩。



(受访者供图)


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热爱龙舟文化,黄剑挺还自觉肩负起传播新时代龙舟文化与精神的光荣使命。授徒之余,他常常作为上漖村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人,受邀到上漖小学、番禺实验幼儿园等校园做分享。还积极配合新闻媒体采访,参与龙舟直播,带领青少年参观龙舟厂,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向大众讲解着上漖龙舟制作的工艺和历史。










0 3



卢戈全

1994年为广州市龙舟锦标赛制造国际标准龙舟12艘,这一年是卢戈全在上漖村造船厂学习龙舟制作技艺的第14年,此后,他还为香港国际龙舟锦标赛、北京少数民族运动会、中国第一届国际龙舟锦标赛肇庆七星岩湖等赛事制造标准龙舟。从1980年至2023年,卢戈全从事制造龙舟已44年。



(受访者供图)


卢戈全制作的龙舟掌口密,容不下一根头发丝,而且不会散口和裂口。制作所使用的木材之间不使用任何黏合物质,靠手工凿出各种规格的咬口,再仔细地磨平。而且,不论是长龙还是短龙,侧立偏差控制在1厘米以内。制作龙舟时,卢戈全会在选料、制作等环节把握尺度,严格进行技术控制,确保侧立偏差在可控范围。卢他还会根据每条龙舟所要求的长短宽窄和吃水深浅,计算并制定一套既完整又不尽相同的尺寸以及既精密又合理的结构布局,使龙舟真正能做到划得稳,去得快,够牢固。


1985年起,卢戈全开始开展传艺授徒工作,最大的徒弟已逾七十岁,最小的也有四十多岁,普遍学艺超过二十年。目前,第六代的徒弟们已经能够在龙舟制作中独当一面。2008年进入村委后,卢戈全协助成立上漖村龙舟制作技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配专职从事项目保护工作的村干部和工作人员,统筹、协调开展龙舟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相关工作。











0 4



卢志雅

卢志雅是上漖村龙船制作基地第六代龙舟制作技艺传人,家承父亲卢再洵。卢志雅从小就在造船厂里面长大,看着父亲和师傅们一钉一锤地制作龙船,10岁左右,就利用假期时间在父亲的龙船厂帮忙。2011年起跟随卢再洵正式系统性地学习龙舟的具体制作工艺,学艺11余年,经过卢再洵悉心教导和自身努力钻研已完全掌握了家族专业知识,总结出系统专业技术。




卢志雅与其父卢再洵所制作的龙舟远销海内外,其中在香港澳门地区占了七八成之多,在广东省内的龙船界更是人尽皆知,客户遍布广东各县市、村落,具有深远的影响,行业内口碑与地位极高,而卢志雅也作为后人兼传人受到了龙舟制作界广泛的关注。卢志雅不囿于传统思维,在保持稳定工艺质量的同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制作模式。


除了发展传统龙舟制造业,卢志雅还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创作出了诸如龙船模型、龙船茶台等富有特色、利于龙船文化传播的摆件和作品,销往国内各地,不断收到客户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其中不乏如南沙档案馆、车陂一水同舟龙舟文化展馆等单位对其作品进行收藏入馆。卢志雅秉承了老一辈精益求精的精神,力求将从其父所获得的技艺不断升华,精雕细琢,用自身的手工技艺超越了机器的龙身制作,为龙船这一意象本身增添了独属于时代的气息与崭新的活力。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