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文物志⑪|化龙镇这间祠堂历经700年沧桑,有超多“威水史”
2021-11-07 11:37:19



在番禺区化龙镇辖内,

目前依旧保留有多座祠堂,

细数其中比较有特色的祠堂,

潭山许氏大宗祠绝对榜上有名。


按祠内石碑记载,

其始建于元朝至治元年(1321年),

历经700年沧桑,

2021年3月被公布为番禺区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




现时的许氏大宗祠

不仅大气宏伟、精雕细琢,

更特别的是梁架上悬挂的功名牌匾,

每一块牌匾背后都是一段“威水史”,

祠堂内每一处细节都充满故事,

值得细细品味。


历史:

见证潭山许氏一族的变迁


走进潭山村,经过牌坊、池塘、古树,在拐角处远远就看到许氏大宗祠。祠堂前面广场立有历代先祖功名旗杆夹石十座。前进门立着一对抱鼓石,上悬木匾“许氏大宗祠”。


大门两侧有对联:“高阳派远 光禄勋崇”。


潭山村第27代传人许钜泉介绍道,“大门前这副对联一般是介绍这个祠堂的历史渊源,‘高阳’是许氏的郡望,即许氏来自河北高阳,‘派远’指许氏起源于很久之前,‘光禄’指始祖光禄大夫许彦先,‘勋崇’指祭祀,也就说这间祠堂主要是祭祀光禄大夫的。”


▲广场前的旗杆夹石。


许氏大宗祠是在原广荫堂的基础上重建而成,是潭山村现存最古老最重要的祠堂,回溯它的历史,其实也就是潭山许氏一族的变迁。


据资料介绍,潭山许氏始于福建莆田县,始祖宋代光禄大夫许彦先卜居潭山,后因官事迁住始兴县,其孙许青为潭山开村之祖。自许青来到潭山村务本里,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流传近三十代。


据记载,潭山许氏第三代传人许青生两子,次子清卿(山吓房),后人居山吓坊。长子复卿生两子,大子充中为(红石房),后人居东街、西街、天南、亨美坊。次子成恭为(白石房),后人居天字、地字、玄字、黄字坊,后人皆出于这三房,共九坊。


其中,山吓房只是一间较小的宗祠;红石房建宗祠广荫堂,因全部基础都是褐红色的石头,所以又叫红石祠,也就是如今的许氏大宗祠;而白石房建宗祠滋大堂,因全部基础都是用白色的石头,所以又叫白石祠,原貌已不存在,旧址现为村党群服务中心。


许氏枝繁叶茂,其分支到其他乡村的许氏也都枝繁叶茂,旅居海内外及港澳族人6000多人,是番禺区最大的一个许氏村落。香港歌王许冠杰四兄弟和香港著名歌星许志安都是潭山许氏后人。从村中老前辈的口中可知:“许冠杰及其四兄弟都出自红石房。”


▲围墙两边雕刻着三国时期经典场景,此为曹操大宴铜雀台。



“威水史”:

功名牌匾背后隐藏着很多故事


说起许氏大宗祠比较特别的一点,便是祠堂内梁架悬挂着多块先祖功名牌匾,如今这在大多数祠堂已不多见。


走进前进门,门后悬木匾“五凤世家”。中进大堂悬木匾“敦源堂”,其前正中悬木匾“银青光禄大夫”,也就是许氏始祖许彦先,其为北宋名臣。中进大堂前面正中悬木匾“承务郎”为其孙,中间正中悬木匾“中奉大夫”为其子。





▲走进中进大堂前,悬挂在中间的“榜眼及第”“进士”为份量较重的两块牌匾。


据资料介绍,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许彦先进京参加会式,得中进士。其在为官生涯中,曾任广南东路茶盐转运使,最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其还在文学、书法、诗词方面也卓有成就。


“许彦先和他的父亲、伯父两父子以及一个堂兄弟共5个人,在41年里,都考中进士,所以就有了‘五凤世家’的说法。”许钜泉指着前进门后的牌匾说道。


▲中进大堂中间悬木匾“银青光禄大夫”。


▲右边为拓印诗句。在今广州市教育路药洲遗址,许彦先曾即兴写诗并刻于石上,如今依旧保存着,许氏后人拓印后挂于祠堂内。


而在“银青光禄大夫”右边的木匾“魁亚”,上面刻着“清河知县怀州守牧恩科”“中式第十三名举人 为臣许遂恭承”。该功名匾的主人是许遂,康熙丙子举人,他对潭山村的贡献如今依旧被村民津津乐道。


在许氏大宗祠附近,有一座桥叫“槟榔桥”,象征着许氏族人的和睦团结,这是许遂倡建的。据介绍,红石房和白石房的先祖本是同胞兄弟,一向和睦共处。后来人丁兴旺,族大分支,随后逐渐产生矛盾。在明末清初时期,两房人因水利问题发生几次宗派纠纷和械斗,当时许遂挺身而出,用一个槟榔芋巧妙化解了纷争,并提议两房人混合居住,还在两祠间的水渠汇合处修建一座桥,警示后人要团结,也就是如今的槟榔桥。


来到后进,明间上悬木匾“源远流长”,中心有神龛一个,安放许氏始祖及历代祖先画像及牌位。



后墙两边挂木雕“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在中国传统社会,这八个字,素有“八德”之称,凝练着中华传统道德操守的精髓,是传统社会所提倡的人的立身之本。许钜泉介绍,许氏大宗祠注重传统文化的保留,“这八个字出自儒家思想,也是我们祠堂要传递的主要文化,是对后人的一种警示、勉励。”




祠堂内山墙两边悬挂重修后宗亲送来的祝贺木雕对联,祠内有抱柱对联四副,其中有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撰写的对联,这也是许氏一族在当时的地位和财力物力的象征。


▲以前宣读的圣旨内容。



现状:

修葺一新的祠堂重新凝聚族人


如今看到的许氏大宗祠是在2011年修缮后的面貌。其在历史上曾多次修葺,由于不同朝代所用的材料不同,也使得祠堂展现的材料显得“杂乱”,这间接也成为了历史的见证。


▲中堂的顶梁柱基底由不同年代的石头所砌。


▲梁架上不同年代用不同字体刻着历代重修的时间。



整个许氏大宗祠坐北向南,三间三进,面宽16.27米,总深57米,总面积93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素胎滴水剪边,硬山顶,灰塑龙船脊,鳌鱼游脊,双凤头龙船垂脊,饰卷单花纹,祥云木雕图案封檐板。前进台阶为七级,形制较高,红砂岩勒脚,祠内梁架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柁峰斗拱梁架结构型制。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红石祠原用于生产队堆放稻谷的仓库,分田包产到户后闲置。虽经明天启元年、康熙辛酉年、同治甲戌年、2009年等历次重修,但终因年久而破旧不堪,局部倒塌,变成危房。


2011年,在族中有识之士的发动倡议下,海内外许氏宗亲积极响应,共筹得200多万元重修资金,按修旧如旧的原则,重建并更名为许氏大宗祠,为全村及海内外、港澳族人同有。并恢复了以往的立牌位挂功名牌匾,立旗杆石等恢复过往历史原貌。


如今,修葺一新的许氏大宗祠成了村民休闲活动中心、岁时祭祀、宗亲联谊、寻根问祖、慎宗追远的好地方,增加了族人的凝聚力。



▲2011年6月25日,举行重建落成典礼。(图化龙镇提供)



▲如今,每年七夕在此举办潭山村乞巧文化。



化龙镇潭山村历来就拥有

民族民间艺术的传统底蕴,

民俗气氛浓厚,源远流长。


许氏大宗祠在重新修葺后,

不仅保留着曾经的传统,

也继续在新时代发挥着新作用。


专栏:

化龙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历史名人辈出、文物古迹遍布全镇、民间文化艺术历久不衰,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乡村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化龙镇党建办(宣传)、化龙镇文体中心联合微社区e家通化龙飞升推出化龙镇历史文化专题系列报道,跟着我们一起探访、领略化龙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相关阅读:

化龙文物志①|有几百年历史的屈氏大宗祠,正焕发新活力

化龙文物志②|百年军事要塞展新颜!走进沙路炮台,感受百年风云

化龙文物志③|明经村有个百年书院:看古代书院如何完成现代化“转型”?

化龙文物志④|只剩下一座牌楼的祠堂你见过吗?这样独特的建筑就藏在化龙

化龙文物志⑤| 闹市里的世外之景,藏于化龙这古村~

化龙文物志⑥| 只有本地人才知道,化龙这里藏着一个古时遗址

化龙文物志⑦| 这座独特的中西结合建筑,曾是“市桥皇帝”乡下旧址

化龙文物志⑧|古时的豪宅长啥样?化龙镇这条村依旧保存着多座古民居

化龙文物志⑨|百年前化龙的村民生活如何?这座洋楼见证了历史变迁

化龙文物志⑩|它们曾是动荡年代村民的守卫者,如今成村中独特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