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文物志③|明经村有个古代书院:看百年书院的现代化“重生”
2021-09-11 16:18:56



化龙镇哪条村拥有最多牌坊和祠堂?

那就是明经村!

在众多牌坊和祠堂中,

有一处古建筑较为特别,

那就是敦和书院





明经与敦和书院


自隋唐开科取士,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明经,是科举考试的考试科目,可谓每个读书人的必经之路。对于村名的来由,相传,在元朝时期因常有黄猄出没,被称为黄猄港口,后来胡氏在此定居,终日明颂经典,遂改村名为“明经”。自古明经人崇文重教,兴建了多间书院、家塾,其中只有敦和书院还尚存,并成为番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


从石化公路边的明经村牌坊走进来,

穿过村心公园,走过安静整洁的街巷,

来到化龙镇明经村前街16号

——敦和书院。




从门匾题款可知,该祠始建于清同治九年(1870)。坐西北向东南,头门形制为凹门斗,花岗岩石门框,门额阴刻“敦和书院”,上款为“同治岁次庚午年孟冬吉立”,原为三间两进,总面阔11.09米,总进深23.84米,占地面积264.39平方米。


据资料介绍,20世纪70年代前后改建头门、两廊和天井。头门屋顶已不存,改为钢筋混凝土平顶,其上用砖加建了一层;后堂保持原貌,仍为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禄灰筒瓦,青砖墙,花岗岩基础;头门与天井及两廊,已经连为一体,改建成水泥平顶。如今的敦和书院虽然失去原貌,但对研究番禺近代科举及民间教育有一定意义。



敦和书院管理员邓锦伦就住在书院附近,他介绍道,“以前这里可能是私塾,新中国成立后曾作为村里生产队的聚会点,生产队合并调整后就荒废了一段时间,近年来村委出资重修,成为村民开展文娱活动的场所。”




给150多年历史的古代书院注入新生机


走进敦和书院,环顾四周,墙壁上挂满了字画,其中还有供村民免费阅读的读书角、喝茶交流的角落,而后堂正中间是一个舞台。


“平时这里会开展书法、画画等兴趣培训课,曲艺爱好者也会聚集到这里表演,有时候也会举行一些公益性的培训、讲座。”邓锦伦介绍道。



在后堂里,还收藏摆放着土地改革时期的《土地房地产所有证》、民国时期化龙镇深水社征粮收据、1951年香港居港身份证、旧货币等收藏物。



现在的敦和书院,也是明经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以及大罗天曲艺社等组织的活动场所。


邓锦伦介绍,“现在喜欢曲艺的人比较少,所以敦和书院就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让更多明经村民接触这些,对书画、曲艺等传统文化产生兴趣,提升整个村的文化氛围。”


▲老师正在教小朋友学书画。



▲开展曲艺交流活动


书院作为中国古代特有的以刊藏典籍、教化育人、研究传播为主要职责的文化教育机构,在文脉传承、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敦和书院是一个拥有150多年历史的古代书院,化龙镇积极探索传统书院的“现代化转型”之路,将其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服务场所,给百年书院注入新生机,“复活”古代书院的文化传承功能。


▲敦和书院里挂着化龙镇书画协会、大罗天曲艺社的获奖牌匾和锦旗。



身边有这样一个可以学习、交流的好地方,自然不能错过,而在敦和书院两边附近,各有一座祠堂,前面还有一个小池塘,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充满古朴、文艺的气息,是一个很适合拍照的地方。


专栏:

化龙镇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历史名人辈出、文物古迹遍布全镇、民间文化艺术历久不衰,为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活化乡村历史文化,推动乡村振兴全面发展,化龙镇党建办(宣传)、化龙镇文体中心联合微社区e家通化龙飞升推出化龙镇历史文化专题系列报道,跟着我们一起探访、领略化龙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相关阅读:

化龙文物志①|有几百年历史的屈氏大宗祠,正焕发新活力

化龙文物志②|百年军事要塞展新颜!走进沙路炮台,感受百年风云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扫码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