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官涌村隐藏着一条“分尸桥”?小e带你探秘那段被“封印”的历史!
2020-01-08 18:41:33

                                                                         




街坊们,

知道M85乡道在哪吗?

估计大家都是一脸茫然。

如果我说,去往尖峰山怡峰园的路,

相信众人皆知。

M85乡道是往尖峰山方向的必经之路,

这也是见证两旁村落发展的一条路。



最近,小e在这条路上惊喜发现,在M85乡道和官涌村念慈街交界处,藏匿着一条大有来头的桥——分司桥        

由于粤语“司”音同“尸”,

很多人会听作“分尸桥”,

直叫人毛骨悚然、心惊胆战!


“分司桥”到底是啥?        


小e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分司桥在官涌村东面,西距深坑口的念慈亭约80米,横架于七约华帝庙后的小溪上。此溪水南北走向,源于尖峰山麓,为官涌大涌的上游。桥总长8米,阔2.24米。跨二孔,东西各铺厚0.18米的石板五块,红白相杂。此桥是昔日沙湾、茭塘二司分界处。




图源水印


为何称作“分司”呢?        


其实“分司”的“司”指的是“巡检司”,是古代县级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如今的番禺区下设大龙街、石碁镇等10个街、6个镇。

据《番禺县志》记载,明代,番禺县除管辖广州城内街区(捕属)外,另设5个巡检司(鹿步司、茭塘司、沙湾司、慕德里司和狮岭司),及1个河泊所,分治县境各地。清初,5个巡检司辖10个乡,而以10都分属之(后定为6都),下辖66堡,678村。



图源水印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如今M85乡道的西边是官涌村,东边是永善村(古称隔山村),这条路也是分隔这两条村的分界线。从古至今,官涌村和永善村相邻,在明清时期,官涌村属沙湾司,永善村属茭塘司,两村之间的小溪就是整条“司界”的其中一小段。




由此可知,

这条巡检司分界线和

现在的镇街分界线一样,

都是地图上的一条分界线,

“分司桥”相当于两地分界的指示牌,

倘若没有分界线提示牌,

都不知道自己已经跨入另外一个行政区域。



今貌:“分司桥”已被“封印”        


小e在现场并没有找到“分司桥”的踪迹,但是在九年前,曾有网友路经此处,拍下了“分司桥”三字,这三个字见证着一段漫长的岁月。据《番禺县志》记载,“分司桥”的具体建成时间已经无迹可寻,村中长者也不怎么清楚,约莫建于明清时期。

在今昔照片对比中可以看出,“分司桥”所在的位置已经扩宽,从地上的水泥痕迹可看出,“分司桥”的边缘就藏在此水泥痕迹之下。

有街坊开玩笑说,

“分司桥”从此以后被“封印”了。




图源水印




官涌村委会工作人员表示,此处为念慈街路口,旁边还设了出入岗亭,每天人来车往,原来路口相对较窄,且桥两边杂草丛生、水管裸露。为了改善村容村貌,因此扩宽了桥面,改善路口交通环境。        







八旬老人忆述:村中名人高可宁曾在此施茶        


八旬老人郭爷爷是土生土长的官涌村人,他说,此桥从前是石楼往市桥必经之路,行人很多,官涌村爱国爱乡侨胞高可宁在此建立茶亭,雇人生火煮茶,免费供过往行人及附近田间耕作者饮用。

郭爷爷依稀记得,抗日战争时期,每年四月初八至重阳期间,天气炎热,这里就会摆起茶亭,他笑称曾在此喝过多次茶。



图源水印



书法之乡、名人辈出......

官涌村真是一个“宝藏之地”。

虽然岁月将历史封尘,

但我们不会忘记曾经的人和事!




部分图片由李伟东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