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
其实就是“一分到底”
从源头投放
到中端收集、运输
再到末端处理
让垃圾“分开旅行”
+ + 
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真正的关键点和难点在前端分类,即要从各个街道、各个小区、各户居民的家中做起,让每家每户都建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自觉地去践行、推广垃圾分类。

东环街辖内共有8个村4个社区,共29个居住物业小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环街党工委紧扣上级统一部署,把党建工作和垃圾分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建联建、党员社区报到等多种形式,发动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同抓共管、同频共振,扩大辐射面。

目前东环街所有居住物业小区
均已完成楼层撤桶工作
共有3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其中
★星誉花园小区★
被评为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甘棠村★
被评为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1 
党建引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 
建立东环街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由东环街党工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指导各村(居)党组织在职进社区党员代表、回社区报到的党员代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工作措施,协调解决垃圾分类推广中的难题,指导和督促工作落实,进一步增强在职报到党员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这场“环境保卫战”中。

结合主题教育要求,东环街组建以“7个1”垃圾分类属地党员服务队,即每个队伍包含1名街正式党员、1名街流动党员、1名在职报到党员、1名党员突击队成员、1名综治专职网格员、1名社工、1名群众志愿者。


截至目前,12个党员服务队伍共开展垃圾分类活动46次,指导在职回社区报到党员当好垃圾分类先锋员、宣传员、示范员、督导员,通过组织签订承诺书、带头参加培训、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守桶”活动等,加大居民群众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知晓率和执行率。

东环街1784名在职报到党员均签订“垃圾分类我带头”党员承诺书,并参与到各小区日常的入户、巡查、“守桶”活动中,居民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知晓率达90%。

东环社区的星力时代豪庭小区自2019年8月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壁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入户宣传和“守桶”工作,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目前,在无人“守桶”指导的情况下,该小区居民已基本能够做到自觉主动精准投放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正确率超过90%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因地制宜,创新个性化推广模式 
根据村居实际,东环街在严守上级投放点设置要求的基础上,落实“一小区(村)一方案”,狠下决心,在推广模式上有了新动作。



金山谷领仕小区点亮垃圾分类工作的“灯”。该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楼栋评比”活动,在楼栋入口显眼位置设“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精准分类投放荣誉榜”,要求党员带头上榜,让党员成为催发居民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心灯”,引燃群众开展垃圾分类的热情。
由“守桶”人员登记住户的分类投放情况,对连续精准投放一个月以上的住户予以“精准投放户”称号,并定期张榜公示,树立榜样的“明灯”。

充分尊重住户的意见,设置了6个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将误时投放点设在小区外围并安排专人24小时“守桶”作业,配备顶棚、语言提示、洗手池、光伏照明等设施,成为便民利民的“暖心灯”;在小区楼栋的出入口四周设置与小区内设施建筑风格相统一的垃圾分类宣传版画,把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小区文化建设,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灯”。
充分发挥校地共建作用,由金山谷社区党支部邀请结对共建的广东省文艺职业学院党委共同参与,每天组织6名党团员学生志愿者到小区内参与垃圾分类巡查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居民乱丢垃圾、错丢垃圾行为。

经过努力,目前从该小区每天产生约8吨生活垃圾总量中,分类出的餐厨垃圾和可回收物占比达75%左右,超出了同类小区的平均水平。

星力时代豪庭打造垃圾分类小区网红样板。该小区住户为736户,由于户数较少,该小区因地制宜地将垃圾定时投放点和误时投放点均设置在地下车库,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做好通风,减少垃圾异味;同时,由物管公司将开发商预留的4间车库设置为大件垃圾等存放处,进一步便民利民。
该小区还计划打造地下车库生活垃圾“网红投放点”,将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设置得更现代感、更精美一点,喷涂艺术彩绘的垃圾分类指引墙,提升地下车库垃圾房整体环境,扭转社会公众对垃圾投放点这类“邻避”设施的普遍厌恶感,让生活垃圾“分开旅行”成为时尚。

甘棠村开展管家式的垃圾分类处理服务。村内面积0.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人,设有1个垃圾压缩站,8个定时投放点和8个临时投放点。
将卫生保洁工作外包,把环卫工人分为两批,开展早晚清扫和12小时全路面保洁工作,还聘请人员负责村内日常环境卫生巡查及大件垃圾清理工作。
给每户村民配置了餐厨垃圾桶(家庭投放收集容器)和其他垃圾桶方便分类,可回收垃圾由资源回收公司定时上门收购,其他垃圾统一由村保洁员收运至村内压缩站进行压缩处理,再由区环卫处统一收运。
11月起,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落户宣传活动,以村“两委一会”干部及村在职党员、垃圾分类督导员为主,成立7个入户宣传小组,对村内西庄大园、文阁地、大社坊、太婆墩、陈地社、丛桂里坊、田厦坊等七个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目前已入户宣传约3520户,入户率达88%,派发垃圾袋约1800个,宣传单张4255张。


3 
规范收运,促进餐厨垃圾分离 
东环街严格要求餐厨垃圾破袋投放和收运,拒收未按要求处置的餐厨垃圾。街道的餐厨收运车采取“定时定点定路线”的方式,固定晚上9点开始环线收运,做到“车载桶装”、“桶车一色”,实现“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一体化规范运行,统一收运到街餐厨终端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
目前东环街共有三台餐厨垃圾处理器正常运行,一台餐厨垃圾处理器处于调试阶段,日处理量最大可达20吨,餐厨垃圾分出率达90%,餐厨垃圾已基本实现“自产自销”。

通讯员 东环街道办
生活垃圾分类
其实就是“一分到底”
从源头投放
到中端收集、运输
再到末端处理
让垃圾“分开旅行”
要让垃圾真正减量化、资源化,真正的关键点和难点在前端分类,即要从各个街道、各个小区、各户居民的家中做起,让每家每户都建立起垃圾分类的意识,自觉地去践行、推广垃圾分类。
东环街辖内共有8个村4个社区,共29个居住物业小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东环街党工委紧扣上级统一部署,把党建工作和垃圾分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党建联建、党员社区报到等多种形式,发动党员带动群众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实现垃圾分类工作同抓共管、同频共振,扩大辐射面。
目前东环街所有居住物业小区
均已完成楼层撤桶工作
共有3个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其中
★星誉花园小区★
被评为2017年生活垃圾分类样板小区
★甘棠村★
被评为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建立东环街生活垃圾分类联席会议制度,由东环街党工委书记担任联席会议召集人,亲自谋划、部署、推动垃圾分类工作,指导各村(居)党组织在职进社区党员代表、回社区报到的党员代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工作措施,协调解决垃圾分类推广中的难题,指导和督促工作落实,进一步增强在职报到党员的主人翁精神,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这场“环境保卫战”中。
结合主题教育要求,东环街组建以“7个1”垃圾分类属地党员服务队,即每个队伍包含1名街正式党员、1名街流动党员、1名在职报到党员、1名党员突击队成员、1名综治专职网格员、1名社工、1名群众志愿者。


截至目前,12个党员服务队伍共开展垃圾分类活动46次,指导在职回社区报到党员当好垃圾分类先锋员、宣传员、示范员、督导员,通过组织签订承诺书、带头参加培训、入户发放宣传资料、开展“守桶”活动等,加大居民群众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知晓率和执行率。
东环街1784名在职报到党员均签订“垃圾分类我带头”党员承诺书,并参与到各小区日常的入户、巡查、“守桶”活动中,居民对“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的知晓率达90%。
东环社区的星力时代豪庭小区自2019年8月份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壁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入户宣传和“守桶”工作,指导居民分类投放。
目前,在无人“守桶”指导的情况下,该小区居民已基本能够做到自觉主动精准投放生活垃圾,垃圾分类正确率超过90%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根据村居实际,东环街在严守上级投放点设置要求的基础上,落实“一小区(村)一方案”,狠下决心,在推广模式上有了新动作。



金山谷领仕小区点亮垃圾分类工作的“灯”。该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楼栋评比”活动,在楼栋入口显眼位置设“生活垃圾定时定点精准分类投放荣誉榜”,要求党员带头上榜,让党员成为催发居民的“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心灯”,引燃群众开展垃圾分类的热情。
由“守桶”人员登记住户的分类投放情况,对连续精准投放一个月以上的住户予以“精准投放户”称号,并定期张榜公示,树立榜样的“明灯”。
充分尊重住户的意见,设置了6个生活垃圾定时投放点,将误时投放点设在小区外围并安排专人24小时“守桶”作业,配备顶棚、语言提示、洗手池、光伏照明等设施,成为便民利民的“暖心灯”;在小区楼栋的出入口四周设置与小区内设施建筑风格相统一的垃圾分类宣传版画,把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小区文化建设,让垃圾分类成为“文明灯”。
充分发挥校地共建作用,由金山谷社区党支部邀请结对共建的广东省文艺职业学院党委共同参与,每天组织6名党团员学生志愿者到小区内参与垃圾分类巡查指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居民乱丢垃圾、错丢垃圾行为。
经过努力,目前从该小区每天产生约8吨生活垃圾总量中,分类出的餐厨垃圾和可回收物占比达75%左右,超出了同类小区的平均水平。
星力时代豪庭打造垃圾分类小区网红样板。该小区住户为736户,由于户数较少,该小区因地制宜地将垃圾定时投放点和误时投放点均设置在地下车库,集中堆放,及时清理,做好通风,减少垃圾异味;同时,由物管公司将开发商预留的4间车库设置为大件垃圾等存放处,进一步便民利民。
该小区还计划打造地下车库生活垃圾“网红投放点”,将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设置得更现代感、更精美一点,喷涂艺术彩绘的垃圾分类指引墙,提升地下车库垃圾房整体环境,扭转社会公众对垃圾投放点这类“邻避”设施的普遍厌恶感,让生活垃圾“分开旅行”成为时尚。
甘棠村开展管家式的垃圾分类处理服务。村内面积0.4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00人,设有1个垃圾压缩站,8个定时投放点和8个临时投放点。
将卫生保洁工作外包,把环卫工人分为两批,开展早晚清扫和12小时全路面保洁工作,还聘请人员负责村内日常环境卫生巡查及大件垃圾清理工作。
给每户村民配置了餐厨垃圾桶(家庭投放收集容器)和其他垃圾桶方便分类,可回收垃圾由资源回收公司定时上门收购,其他垃圾统一由村保洁员收运至村内压缩站进行压缩处理,再由区环卫处统一收运。
11月起,持续开展垃圾分类落户宣传活动,以村“两委一会”干部及村在职党员、垃圾分类督导员为主,成立7个入户宣传小组,对村内西庄大园、文阁地、大社坊、太婆墩、陈地社、丛桂里坊、田厦坊等七个区域开展垃圾分类入户宣传工作,目前已入户宣传约3520户,入户率达88%,派发垃圾袋约1800个,宣传单张4255张。
东环街严格要求餐厨垃圾破袋投放和收运,拒收未按要求处置的餐厨垃圾。街道的餐厨收运车采取“定时定点定路线”的方式,固定晚上9点开始环线收运,做到“车载桶装”、“桶车一色”,实现“专桶专运、专车专运、专线专运”一体化规范运行,统一收运到街餐厨终端无害化处理中心处理。
目前东环街共有三台餐厨垃圾处理器正常运行,一台餐厨垃圾处理器处于调试阶段,日处理量最大可达20吨,餐厨垃圾分出率达90%,餐厨垃圾已基本实现“自产自销”。
通讯员 东环街道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