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龙人必读|村村有故事,巷巷够“趣致”,这些化龙古村古街巷你知道多少!
2019-07-25 00:16:05



化龙镇 位于番禺区东北部,全镇土地总面积55.7平方公里。化龙文化底蕴深厚,龙门桥、沙路炮台、各类宗祠古建筑、古街巷等文物古迹遍布全镇;飘色、乞巧、龙舟、龙狮、曲艺等民间文化艺术历久不衰,曾荣获“中国民间文艺(飘色)山花奖金奖”“中国飘色文化之乡”、“广东省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



据说“化龙”二字的由来,是南宋末黄粤南由新会来此定居,其子黄龙在村南建龙山寺,自任住持。死后,乡人传说他“化龙归天”,故村名为化龙。




而作为岭南古镇,

化龙镇当然少不了许多故事与传说,

今天,

小e就带大家去走一走,

看看化龙的村名、街巷趣闻,

诚意推荐收藏转发本文,

也应该让本村孩子多看看,

了解这些祖辈流传的故事。



水门村



又名隔山村。相传明洪武十一年(即1378年)时,原住在水圳上的李姓迁来此地开村,与原住地隔了一座胜堂山,故名隔山。1928年,村人又以村南北有两山岗,对峙如门,中有小河穿过向东流入珠江,命名为“水门”。


龙门桥

清朝时称为化龙桥,位于化龙水门村村口。南北向,长27.7米,宽3.68米,是红砂岩砌筑的单孔拱桥。桥的东、西两侧石匾分别刻有“龙津”和“鹿洞真源”等字。桥南有天后宫。



古街巷:



1.龙门街(罗巷)


2.东明街(紫气巷、福禄巷)


3.百岁坊


4.文明巷


5.正面街(横巷角)






塘头村



据传,明代草堂村刘姓人迁此建村。为纪念祖居在草堂村塘头岗而取名“塘头”。另一说:村口有10多口大塘,村人以其为鱼塘之冠,故名。


(1882——1965年)化龙塘头村心街人,一生行医共65年,医术超卓,是中医中药方面的一代名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山医学院教授、省卫生厅顾问、中华医学会全国理事会理事及广东分会会长,其在中医中药学界备受推崇。

黄省三



古街巷:



1.文魁巷


2.村心街


3.进士巷


4.荣华巷


5.俊杰巷


6.青云里巷


7.灰沙巷


8.后街巷


9.恭敬里巷


10.钟英里巷


11.泗隆里巷


12.天街巷






东南村



据传,宋代建村,由东部北南走向的东街和南部东西走向的南街组成,故称东南。


黄氏大宗祠



始建于宋代,清光绪年间两次重修,1988年、2003 年相关同胞及村民捐款再重修。



古街巷:


1.荣华街


2.沙浦街


3.南街


4.深巷(南街)


5.石桥街


6.坎头街




明经村



元代中叶,有胡姓人在此定居,终日明颂经典,乃改村名为“明经”(明经,也指科举考试的其中一个科目)。明经村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如陈树人、周千秋、周齐武、陈复、胡应球等。




(1884——1948)化龙明经村人,著名的岭南画派三杰之一。

陈树人



古街巷:


1.安定大街


2.詹阳巷


3.单边巷


4.二房巷


5.左里挹勋大街


6. 左里塘东大街


7.右里前街青云巷




西山村



又名西村。据传,明代建村。依山面海,村建于山岗东南坡,因村西有山而得名。



潘应祺著书

潘应祺(1866年——1926年)先后在广雅书院、两广方言学堂、广东高等学堂等学校执教。大量的学生曾习其门下。潘应祺的数学研究成就非凡,著有《算术驾说》和《几何獒说》等数学学科专著,对于中国近代数学的发展贡献很大。



古街巷:


1.世科第巷


2.亚魁巷


3.二房巷


4.天宠巷


5.铨衡巷




眉山村


又名苏坑。据传,明洪武二十二年(即1389年),有广州左卫将军陈德属下的九屯军籍苏氏后人在此落籍,于河谷盘地上建村,名为苏坑。苏氏村民认苏东坡为祖,为表达认祖归宗之意,遂以苏东坡祖籍眉山为村名。



是眉山村的标志,建筑充分体现了岭南建筑特色。它建于何年已经无从可考,但是从其牌匾上写着光绪年间重修可以猜到它是建于清光绪年间之前。宗祠大门两边有一副对联,上面写着“文著巴西 节高漠北”,可以看出当时修建这宗祠的苏氏祖先对自己的后代有着多么大的期望。2009年夏,眉山村人踊跃捐款及集体经济出资,对苏氏宗祠进行重修,使这一古建筑得以焕发新光。

苏氏宗祠


古街巷:


1.宾月大街


2.宾日大街


3.恒胜里


4.居仁里


5.承德巷




山门村



据传,明洪武九年(1376年)建村。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后一直称作山门。

李氏大宗祠


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已有六百多岁高龄,几历风雨,多次重修。2007年5月,山门村发动声势浩大的重修捐款活动,500多人筹集了上百万元善款,经过7个多月紧锣密鼓的修葺,使得“大宗祠”木石重整,焕然复新。



古街巷:


1.下街


2.下街西东头园巷(1-33巷)


3.刘厅大街


4.大水巷


5.胜意大街


6.平康一街



柏堂村



柏堂相传北宋高宗建炎年间(1127~1130年),有刘昶偕妻来柏堂定居,生下六子,后刘昶带两子远去,遗下一妻四子。其妻矢志柏舟,终身相守,乡人慕其贞节,以“柏堂”作村名。



位于化龙镇柏堂村片秀山大街,炮楼为五层结构,基座长和宽各4米。高约15米。正门上额以石刻写有“永安”二字,正面还有一大一小的两个炮洞,相信曾历经炮火袭击。

东溪炮楼


古街巷:


1.大街务本坊


2.务本坊大巷


3.务本坊仁和巷


4.务本坊上八巷


5.东大街


6.青云里


7.青云里下巷





草堂村


元至正十年(1350年)已有刘氏在此居住,村称草堂。



李氏大宗祠

位于化龙镇草堂村南社下街15号,始建于宋代。清光绪三十年(1907年)、民国36年(1947年)重修,该祠坐南向北,前面有一开阔地坪,两旁共竖立四对旗杆夹。



古街巷:


1.南社下街广西巷


2.下街五福巷


3.长庚门街


4.下街三房巷


5.下街石狮巷


6.下街孖巷





复甦村



旧名洪围,原为冲积平原。民国19年(1930年)开始围垦开发,按成围先后各以《千字文》中的天、地、玄、黄……命名,该围按次序名为“洪围”。1953年改名“复苏”,意为长期贫苦,因解放翻身而得以复苏。


番禺化龙镇沿珠江边有一条很长的江岸,沿岸围田因开垦的河涌顺序依次叫三沙、四沙、湛沙到七沙。三沙、四沙在明代就已成围。清初本邑诗人屈大均就写有“渔者歌”云:“取鱼大滥二滥,捕蟹三沙四沙。潮落不归村舍,月明同宿芦花。”

洪围


古街巷:



1.漖口街




潭山村



据传,宋末成村。村内有小山岗形似寿星公故名。又因村后有山,前有深潭,故名潭山。


潭山村

是番禺区首批“一村一品牌”的创建对象村之一,这个位于番禺区化龙镇西南部、占地4.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20人、来穗人员1.1万人的古村落,以乞巧展演与飘色巡游扬名广府地区,致力打造“乞巧文化艺术村”。



古街巷:



1.天字坊(山吓一街)


2.地字坊


3.玄字坊


4.天南坊


5.亨美坊


6.东街坊


7.西街坊




沙亭村



又名沙路(含沙基),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成村。该地原是海滩,有海沙冲积形成的沙堤,乡人称之为沙路。明亡后,乡人屈大均书“明水长环”4字,刻作门楼石匾,示明皇朝永不消逝之意,并于村口建一角亭,取名为“沙亭”,故名。


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是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为巩固海防、防止外敌(当时是法军)偷袭广州,在珠江口修筑了三道防线之一。该炮台与长洲炮台及鱼珠炮台隔江相望,形成了“五虎擒羊”的态势,共同构成了广州城江防的重要防线。

沙路炮台


古街巷:


  1. 1.花塔大街(各巷)

2.毓秀大街


3.中约大街(新福里巷)


4.文华街


5.北约大街


6.义正大街


7.石街


8.启贤兴和里



莘汀村



因地貌得名(莘:众多;汀:水边平地)。


屈氏大宗祠


位于番禺化龙镇莘汀村莘环路1号, 是明末清初“岭南三大家”之一、爱国诗人屈大均的祖祠。



古街巷:


  1. 1.细围街

2.冲口下街


3.德仁街



说明:以上素材来源化龙中学、化龙宣传精心制作,根据村史、古册及村中长者口述整理而成,抛砖引玉供街坊观赏,如有疏漏请包涵,欢迎留言指正。


部分图文素材由化龙中学提供,特此鸣谢